Kuka - 發展歷程
1898 - 1920
1898 年:KUKA 打開燈
Johann Josef Keller 和 Jakob Knappich 在奧格斯堡建立了一家乙炔氣廠,從而實現了家庭和街道照明的經濟高效運行。
1905 年:價格下降,產品范圍擴大
在公司成立短短幾年后,電光源加速了乙炔氣價格的急劇下跌。
出于這個原因,Keller und Knappich GmbH 擴大了其生產范圍,以采用一項新發明:氧乙炔焊接。從那時起,KUKA 不斷在焊接技術方面樹立新的標準。
Jakob Knappich和 Johann Josef Keller 是 KUKA 的創始人。
早在 20 世紀初,Keller 和 Knappich 就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報縮寫:由“Keller und Knappich Augsburg”的首字母組成——KUKA 品牌誕生了。
1920 - 1970
1920 年:產品組合和市場擴張
KUKA 很快開始將其從焊接和切割中獲得的專業知識應用于其他領域的小型貿易企業和工業規模的工匠。
此外,公司還生產用于車輛的大型集裝箱和上部結構。
僅僅幾十年后,KUKA 就已成為歐洲市政車輛領域的市場領導者。
1939 年:創新的現場解決方案
1939 年,KUKA 擴展了其產品組合并在德國建造了第一臺電氣點焊系統。
1949 年:KUKA 產品范圍擴展到焊接系統和大型容器之外。
僅 64 毫米高、5 公斤重:緊湊型“公主”便攜式打字機——精密機械的奇跡誕生了。
1956 年:通過自動化取得成功
KUKA將第一臺用于冰箱和洗衣機的自動焊接系統推向市場。
KUKA 還向大眾汽車公司提供了第一條多點焊傳輸線。
1970 - 2000
1971 年:與 KUKA 機器人強強聯手。
歐洲第一條機器人操作的焊接傳輸線是為戴姆勒-奔馳建造的。
1972 年:更可靠、更快、更耐用
KUKA 展示了第一臺磁弧焊機。直到今天,它仍然是連接必須永久承受極高負載的組件的最快和最可靠的工藝之一。
1966 年:創新焊接技術
KUKA 建立了一種新的焊接技術:摩擦焊接。在隨后的幾年里,還有許多其他創新,例如短周期焊接和定角摩擦焊接。
1973 年:Famulus,機器人先驅
KUKA 憑借世界上第一臺帶有六個電機驅動軸的工業機器人,作為機器人先驅書寫了歷史。
1989 年:質量帶來紅利
KUKA 是歐洲排名第一的焊接系統制造商。
1980 年代初在北美成立的工廠也蓬勃發展。
1996 年:通過 PC 控制機器人
KUKA 是第一家冒險轉向基于 PC 的機器人控制器的機器人制造商。
1998年:進入中國
KUKA 是首批在全球范圍內向中國出口機器人的公司之一。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
KUKA 在中國開設了許多自己的子公司和生產設施。
2000 年 - 現在
2001 年:醫學機器人
KUKA 機器人用于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控制的放射手術系統——“Cyberknife”。該系統能夠治療無法進行手術的或者手術復雜的腫瘤。
2006 年,KUKA 代表克萊斯勒集團在北美建立了KUKA Toledo 生產基地,用于 Jeep Wrangler 車身的集成生產。
“Cyberknife”放射手術系統可用于腫瘤的有效治療。
2007 年:六軸世界紀錄保持者
有效載荷能力超過 1,000 公斤。
2010 年:靈活的高傳單
KUKA KR QUANTEC憑借其獨特的有效載荷范圍迅速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機器人系列。
2013 年:與機器人同事攜手共進
LBR iiwa是世界上第一個批量生產的批準用于直接機器人人機協作(HRC)。
協作機器人的成功故事在LBR iisy上得以延續。它既可用于工業批量生產,也可用于動態的非結構化工作站。
KUKA LBR iiwa 使人機協作成為可能。
2014 年:KUKA 繼續發展壯大
KUKA AG 與Swisslog Holding AG合并,通過 Swisslog,KUKA 進入了物流和醫療保健領域極具吸引力的增長市場。
2018 年:KUKA120 – 思維橙色
今天,庫卡是一個世界領先的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工業4.0。